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清乾隆30年(1730) 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 最近网上盛传一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的比较,并分别以“淡雅隽永”和“繁缛堆砌”来概括雍乾两朝瓷器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味,更有甚者将乾隆瓷器冠以“农家乐审美”之名,并与乾隆喜好在书画古器上题字吟印一并列为罪状,一时间似乎吐槽乾隆的审美成为了一种时尚。乍眼一看,列举的雍正瓷器确实比乾隆时期淡雅很多,而且各大博物馆展出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均表现出各自强烈...
清三代瓷器是专指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期间制造的瓷器。而这一期间出产的瓷器又通常同景德镇联系在一起。从前史上看,景德镇瓷器开展于五代,老练于宋元,光辉于明清。从烧制的技术看,它走过了从青瓷到白瓷,又从白瓷到彩瓷三个主要期间。明清期间的景德镇是中国瓷业的基地,连中国制瓷业的顶盛期间, 官窑瓷简直成了景德镇窑的代名词。 康熙期间是清代鼎盛期间,经济文明空前开展,就瓷器而言,无论是胎质、制造技术和画工...
▲春名繁春的“金襕手”花鸟壶(19世纪中叶) ▲九谷陶艺村的体验式连房登窑,仍然是柴窑 “这是日本的名牌产九谷烧”,在京都鸭川边一个中国游客常去的商店里,一个店员用汉语向我推荐一套茶具,约人民帀1500元。这价格将日本瓷器卖给来自瓷国的中国游客,有没有搞错?没有搞错!既然能在这里设专柜,且用通汉语的店员,显然,是有市场的。据说,日本最大连锁百货公司高岛屋“日本馆”十大畅销商品,就有“九...
著名的五大名窑 它们正式开创了烧制的“瓷器”时代,事实上,在宋朝以前我国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,是不同的种类,所以说,五大名窑的到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。 汝窑 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。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,宋时属汝州,故名。釉色主要有天青、天蓝、淡粉、粉青、月白等,釉层薄而莹润,釉泡大而稀疏,有“寥若晨星”之称。釉面有细小的纹片,称为“蟹爪纹”...
2018年6月30日,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,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,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、雅昌艺术网、《艺术市场》杂志社、在艺APP协办的首届“艺术市场·北京论坛”新生代专场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。论坛主题为“角逐与创想”。 本届会议遴选出来自16个院校和12个机构共36位优秀的年轻学子和年轻从业者,就市场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趋势展开研讨,来自学界、协会和业界的二十多位重要专家...
张生跳墙会红娘 铜胎画珐琅盘官员家中生活场景 香山五老 无双谱 在瓷器收藏爱好者口中,记者时常听到“XX时期青花人物故事盘”“XX时期粉彩人物故事颈瓶”。别的都好理解,人物故事究竟是什么?盘中或瓶身画着的画,也不会动,怎么就成故事了呢?为了一探究竟,记者采访了资深陶瓷藏家、大河鉴宝陶瓷鉴定专家李卫国,请他为记者答疑解惑。 古代的“教科书” 李卫国告诉记者,凡是书...
中国地大物博,民族众多。由于风土人情、生活习俗、审美观念的不同,使玉器的制作呈现了区域性的差异和不同风格的地方特色,其工艺按地域主要分为京做、苏做和番作。 番作亦称西番作,是指中国西部边陲及其接壤邻国的玉器制作工艺。主要包括北印度、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部等地。由于该地区与中国内地在宗教信仰、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,所以,玉器的制作带有浓郁的异国情调。 乾隆二十年左右,番作玉器开始...
“登高望远” 朱砂墨锭 “九·九”重阳节徽章“ “九九”谐音“久久”,寓意老人长寿 “九月九日望乡台,他席他乡送客杯。人情已厌南中苦,鸿雁那从北地来。”唐代诗人王勃以一首《蜀中九日》抒发了重阳佳节浓郁的乡愁,而笔者手边的几件藏品,则展现出这一节日的更多寓意。 清乾隆“登高望远”朱砂墨锭。重阳登高习俗来自桓景除魔的典故。相传东汉时,汝河有瘟魔时常残害百姓,青年桓景从神仙处习得...
网络配图 剪纸又称剪花、窗花、刻纸。中国剪纸所采用的雕、镂、剔、刻、剪等技法出现于西汉初年,而当时人们用的不是纸,而是金箔、皮革、绢帛乃至树叶等材料。到了宋代,由于造纸业成熟,剪纸开始盛行,并且有了专门的剪纸艺人和剪纸手工业。明清时期的剪纸艺术则达到了鼎盛期。 我国民间剪纸艺术来源于生活,构思巧妙,精致典雅,还具有方便简捷、投资不大、易于保存等特点。业内人士表示,优秀的剪纸作品不仅要用...
乾隆热衷收藏书画。亲自主持编纂《秘殿珠林》《石渠宝笈》,将中国古代优秀书画汇集整理,影响深远。但也因酷爱在藏品上盖章题字,遭到后世质疑。乾隆也爱书法绘画,常常尽兴而发,借书画抒情,留下诸多御笔墨迹。 几年前,一件以17万元人民币卖出的“乾隆御笔”《嵩阳汉柏图》,仅仅时隔一年拍出8736万元人民币的天价。近500多倍的落差,引发了热烈讨论,是不是“乾隆御笔”,成为该事件的争议焦点和估价关键。再观近...
碧玉作品 或是寓意吉祥、雅致精美的文房小品;或是俏色巧雕,具江南画意,文人意蕴十足……这些被名家雕琢出来的碧玉作品,尽得自然天趣之妙,如散发着幽雅香气,沁人心脾。然而,碧玉虽美,自古以来却并非和田玉的主流。新金融记者专访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、天津地质研究院原副院长刘道荣,深度剖析碧玉的价值魅力,以及它因何成为玉雕界的收藏新贵。 替代品的价值魅力 新金融:碧玉在整个和田玉发展史上占有...
按图索骥,是古玩收藏的一大忌讳,造假者也往往盯准玩家的这个软肋,弄出一些“和书上一样”的东西设局,让玩家得意地认为自己的缘分天赐,遇到了一件不容错过的绝品,且有书比对,大可与人炫耀。真所谓“尽信书,则不如无书”了。 这个话题和收藏有关。 常听到某某人说最近收到了一件东西,和某本某本“书上的一样”,意思是说:得到了一件和某某书上的典型器物堪可比美的藏品。但经验中,凡说这话的,往往是一路刚...
提到日本街头,我们往往会想到琳琅满目的店招。如下这些店招工艺品出自19世纪下半叶,那时的日本商人就已经非常重视店招的设计。 这种传统的广告形式,在当时业已形成行当,商人们雇佣熟练的工匠,被称作看板匠(kanban-shi),他们利用木头、竹子、铁、织物甚至石头来手工制作这些妙趣横生的店招装饰。
图为《草原上的乌兰牧骑》演出现场。张玮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7月14日电 (记者 张玮)13日,“第八届中国·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活动”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开幕。 民族歌舞《草原上的乌兰牧骑》作为首场演出,拉开了33个少数民族展演的序幕。 《草原上的乌兰牧骑》讲述了60年来,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、冒寒暑,长期在戈壁、草原上辗转跋涉,以天为幕布,以地为舞台,为广大农牧...
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在对古书画进行全色 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装裱师不仅是书画艺术生命的延伸者,也是书画艺术的鉴赏者,更是书画艺术的实践者。 前段时间,秦皇故里长期从事书画装裱的六位志同道合者结伴办展,向受众展示的并不是装裱技艺绝活,而是装裱师的一次书画作品集体亮相,有人评说是跨界艺术。笔者认为装裱师虽与帛、绢、宣纸等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,但主角是书画作品,他们做着保护和美化书画的技术工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